基于管理协同理论的国内外医疗机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分析
周雅婷 张 柠 辛园园 等
【摘 要】连续性医疗服务的提供需要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上下联动”是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途径。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管理协同理论,对国内外医疗机构上下联动的协同机会识别、沟通交流、要素整合、序参量选择、信息反馈5大工作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落实机构功能定位是各级医疗机构上下联动的基础;标准化、安全化的信息建设及监督反馈机制的建立有效促进医疗机构上下联动;按人头付费的医保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产生上下联动内在动力,有利于形成以健康为中心的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
【关键词】分级诊疗 上下联动 管理协同理论
分级诊疗背景下我国居民就医流向与费用变化趋势分析
雷诗寒 谭 敏 苏 岱 等
【摘 要】目的:探寻分级诊疗背景下国内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患者就诊量、收支与患者就医费用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015-2019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不同级别、不同注册类型医疗机构的患者就诊量、医疗收入与支出和患者医药费用方面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4-2018年,三级医院诊疗人次数年均增长最大,乡镇卫生院服务量年均增长较小,民营医院服务量年均增长大于公立医院;三级医院服务量占比逐步高于二级、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住院服务占比下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收入与支出年均增长较大,乡镇卫生院较小;乡镇卫生院医疗收入与支出占比略微下降,非公立医疗机构占比上升;公立医院收入年均增长率低于其医疗业务成本。患者次均医药费用有所增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次均医药费、乡镇卫生院住院次均医药费年均增长较大。结论:居民就医需求仍然趋高;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迅速,医疗成本增加;患者就医费用仍有上涨。建议深化医联体建设、明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合理资源布局、严格监督考核并完善医保制度,促使患者合理就医,控制费用增长。
【关键词】分级诊疗 流向 收入与支出 患者医药费用
南京市居民医联体认知情况及就诊意向研究
单兰倩 吴玲霞
【摘 要】目的:了解南京市居民对医联体的认知情况及其就诊意向,分析影响居民认知度和就诊意向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南京市11个区中每个区随机抽取一个社区的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和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运用卡方检验对医联体认知度及其就诊意向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南京市居民对医联体的认知度有待提高;居民的就诊意向更趋向于大型医院首诊。结论:医院应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政府、医院、社会相互配合宣传医联体,以进一步提高其在民众中的知晓度和认可度。
【关键词】医联体 认知度 就诊意向 卡方检验
城市公立医院集团化管理模式建设路径研究
钟小红 张远妮 邹俐爱 等
【摘 要】目的:了解城市公立医院集团化管理的一般建设路径。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关键知情人访谈、文献分析开展研究。结果:集团化管理多采用运营控制模式,其建设路径主要包括提升核心院区管理能力、设立分院区“大部制式”行政管理机构、整合核心业务、扩展学科平台以及建设互联互通的集团化信息系统。目前医院集团化发展存在外部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不完善、内部集团化管理能力不高的问题。结论:城市公立医院集团化管理模式主要为运营控制型,但应根据因地制宜、动态调整的原则不断完善医院集团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城市公立医院 集团化管理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专科联盟内临床路径同质化质量控制标准构建
路 阳 席 峰 张艳敏 等
【摘 要】目的:在专科联盟内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构建同质化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专题小组讨论法、德尔菲法进行3轮评分,依托省级专科联盟,构建同质化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标准。结果:调查表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1、0.872和0.796;前2轮专家协调性系数分别为0.568和0.448,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构建了包含7项指标在内的专科联盟临床路径同质化质量控制标准。结论:分级、分类的临床路径同质化质量控制标准,既具科学合理性,又相对公平客观,操作简便易行,在专科联盟内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临床路径 专科联盟 同质化 德尔菲法 质量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