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版权信息

主 管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 办 中国医院协会

编 辑 《中国医院》编辑委员会

编委会主任委员 刘   谦

总编辑 田家政

执行总编 王才有

副总编辑 郝秀兰

编辑部主任 郝秀兰

广告发布登记通知书号

京西工商广登字20170149号

邮 箱 zgyy@vip.163.com

刊 号 ISSN 1671-0592
CN    11-4674/R

百年医院 钩沉红色辉煌――中国医大附一院
时间:2012-12-03 12:58:08  来源:百年济世2012第2期网络版  作者:中国医大附一院  点击:


福音医院正门

延安时期中国医大附一院

中央红色医院旧址

兴山时期中国医大附一院

       这是一所诞生在20世纪初,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百年红色老院。她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栉风沐雨,救死扶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为中国人民的健康、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曾是国内最早为红军服务的医院;她紧紧跟随着红军的脚步,在艰苦的长征途中救助了无数革命前辈的生命,也在长征的烽火洗礼中不断成长;在“三下江南”及以后的战役中,她组织了6次大规模的手术组或伤兵医院,在隆隆的炮火声中救护伤员,有力地支援了东北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建立、发展,她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辉煌。这就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8年10月的福建长汀福音医院(原亚盛顿医馆),1933年福音医院被改编为中央红色医院,继而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后在延安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1948年沈阳解放,医院又接收了也始建于1908年10月的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即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奉天医院至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医大一院坚守着优良的红色革命传统,尽心尽力为党和人民的服务。1947年,辽宁、吉林西部地区发生鼠疫,部分医护人员参加学校组成的200余人防疫大队,历时2个月,扑灭了鼠疫。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医大附院奉命防空疏散,疏散同时,附属医院全院动员,组织防空救护大队,下设救护组,住院组和手术组,建成地下防空手术室,应对敌机空袭,历时2个多月,圆满完成任务。在唐山大地震救灾中,附属一院调整出60张床位建成“战截瘫”病房,收治唐山转来的60名截瘫病人,还组建了一个精干的医疗技术指导组,负责辽宁省区域内军队、地方医院震灾伤员的抢救、治疗指导工作,较好的完成了任务。
       新中国建立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医院迅速完成了从服务战争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转变,迅速发展成为以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医学中心。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面临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时任院长,现任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全国率先提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医院改革的着力点定位在创新医疗模式,推出了缩短平均住院日和设立著名专家门诊等十项深化城市医院改革的新举措,建立了国内崭新的医疗模式和运行机制,其改革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卫生界的瞩目,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同行的肯定自此中国医大一院改革经验推向了全国,成为全国卫生战线的一面旗帜,对我国的医疗改革和医院管理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这篇发表在新华社的题为《中国医大一院通过医疗改革一年发生巨变》通讯 “内参”,在医疗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发展中的医大一院始终不忘毛泽东主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教诲,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追求完美,改革创新”的务实精神,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以建设国内一流医院为奋斗目标,学习和吸取国际先进医院的管理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医院的实际,以质量为核心,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自力更生,开拓进取,建立新机制,强化科学管理,充分发挥现有的卫生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探索我国城市大医院发展的新道路。
       在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在以徐克为院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医院进一步明确制定了“十一五”期间要“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全方位数字化大型综合性研究型医院”的发展目标和使医院成为区域性疑难急重症诊治中心的功能定位,开始踏上了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医院迈进的新征程。
       医院在专注疑难急重症诊治的同时,不断扩展医院医疗服务功能和社会责任,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在“十一五”期间的五年内,实现了跨越性发展。目前的中国医大第一医院已经形成了以院士和长江学者为代表,知名教授为中坚力量、大批留学归国博士、硕士为骨干的人才队伍,学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医院医疗技术力量雄厚。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学科建设正在飞速发展,学科带头人队伍水平不断提升。医院有5人在中华医学会专业学会中任主任委员及候任主任委员,10人任副主任委员,16人任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任职总人次达181人,另有34人在辽宁省医学会任主任委员。学科带头人在全省乃至全国学术地位的提升,更进一步带动了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2010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2009年排名第27位上升至第16位,位于东北地区各大医院之首。
       医院秉承求真不渝、探索不止的科学精神,在精研医术的同时,专心科研,推陈出新,积累了丰硕的科研、教学成果。近十年来,医院先后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精品课程4项;“十一五”期间,医院连续四年(2006-2009)发表国内论文数量排名在全国医疗机构前20 位,其中滕卫平教授及其课题组完成的论著《碘摄入量对中国甲状腺疾病的影响》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这是建国以来大陆学者在该杂志发表的第三篇论著,IF 值达到51.296。2010 年医院共计发表SCI 收录论文213 篇,是“十五”末期的10倍,在全国医疗机构排名第9位。
       医院一直牢记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在抗击“非典”、抗击手足口病、防治流感、抗震救灾等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始终冲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发挥着公立大医院的骨干先锋作用;并积极投身公立医院改革,帮扶农村县医院建设,努力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工作精神,探索城市大医院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更好地履行大型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几年来,医院先后建立了辽宁省县市区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中心、辽宁省住院医师培训中心和辽宁省全科医师培训中心,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免费培训医师近万名;在辽宁省内不同地区建立了15家协作医院和一家市级联盟医院,开展面向县市级医院的帮扶协作,落实双向转诊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大医院的服务半径、县医院的技术水平、患者的满意度、医务人员的声誉以及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能力,实现了大医院、县医院、患者、医务人员以及政府多方的满意效果。医院与农村县医院开展城乡对口支援的做法得到了中央领导、卫生部、辽宁省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肯定,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等中央媒体进行了连续报道。
       医院不断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派送留学人员、举办国际会议、开展合作课题、建设友好医院等方式扩大医院的对外交流,使医院已经发展成为海内外享有一定影响的医疗和科研中心。
       时光荏苒,新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伴随着祖国的建设发展一路走来始终铭记,1941 年毛泽东在延安为中国医科大学第十四期学员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它成为一代又一代医大人为人类健康而不懈奋斗的座右铭。新的百年,新的起点,更是新的机遇。站在新百年起点上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承载着昨天的辉煌,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秉承“关爱、诚信、求真、探索”的院训宗旨,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级医学中心的目标,再次扬帆远航、昂首前进!

05门诊病房大楼.jpg
 
     中国医大附一院现代化的门诊病房大楼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 百年协和――伟大而不朽的奉献
  3. 百年医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4. 德高医粹 尚新至善――记天津市
  5. 公溥仁心 济世臻程――上海市第
  6. 百年医院 钩沉红色辉煌――中国
  7. 百年名院 百年医魂――成都大学
  8. 武汉协和 跨越三个世纪的仁爱
  9. 浙医二院――理智与情感的解读
返回首页
友情链接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    版权所有:《中国医院》杂志社
技术支持:学术蜂科技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10206178号-1    网管入口